导读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在商业运营中迅速普及,制造商正面临如何正确运用AI的挑战:既要善用其优势,又需防范相关风险。为负责任地使用AI,制造商应着重考虑以下行动要点:
一、审慎选择AI程序 在选择部署的AI程序时,制造商应在购买或签约前进行严格评估,尽可能确保所选程序技术成熟、更新及时、具备数据隐私保护功能,并内置了防护机制以应对AI使用中的固有风险。 二、实施数据治理与访问控制主要担忧 AI的运行由数据驱动,而输入的数据又可能包含敏感信息。在AI使用过程中,制造商务必采取措施进行数据保护,包括: 数据分类:明确掌握所用数据的类型及用途。 访问管控: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或其他访问控制机制来管理数据访问权限。 记录与审计:对AI程序的访问或数据摄取进行记录和审计,确保能及时识别并纠正潜在违规行为。 三、考量知识产权风险 在AI模型的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阶段,都务必重视知识产权问题。 输入阶段:应避免将商业秘密等敏感数据输入AI程序;若需要输入,则应与AI供应商签订协议,保障商业秘密的安全。 输出阶段:务必仔细审阅并与AI供应商协商合同条款,明确AI生成内容的所有权归属。 四、评估供应商与供应链风险 制造商需关注其供应商如何使用AI,评估其使用行为可能对自身业务产生的上下游影响。应审阅软件许可和SaaS协议(Software-as-a-Service Agreements <软件即服务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和赔偿条款,开展供应商安全审计,并确保符合数据本地化或出口限制要求,从而降低风险。 五、审查保险的承保范围 核查现有保单,确认是否包含AI使用所致损失的免责条款。同时,注意不同险种间的承保缺口:例如,职业责任险可能不承保AI相关损害,但网络安全险也可能无法覆盖职业责任险通常承保的其他损失。 六、制定健全的AI治理政策并开展员工培训 工厂引入的AI应用,日常操作通常由员工率先执行。制造商在精心选择和部署AI程序的同时,必须确保其AI使用治理政策足够强健,能够覆盖所有风险管控环节,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在有效使用工具的同时严格遵守既定的AI治理政策。 关键启示 AI的迅猛发展有望变革制造业,但制造商必须采取恰当措施,应对AI与机器学习带来的风险,确保趋利避害,最大化技术收益。 编译自:https://www.jdsupra.com/legalnews/ai-in-the-factory-what-manufacturers-179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