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正式发布《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实践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作为对去年《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重要补充。欧委会表示,《准则》由4个工作组共13名独立专家牵头起草,广泛征求了1000余家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解读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已于2024年8月1日生效,其中大部分条款将于2026年8月2日起实施。但考虑到“某些AI应用可能引发不可接受的风险”,相关禁止性条款提前至2025年2月2日执行。 这部由欧洲议会在2024年3月通过的立法,为欧盟AI监管搭建了完整的法律框架。其核心内容聚焦公民安全保障,明确划出四条红线:禁止非定向抓取人脸数据并建立识别库;禁止在工作场所和校园使用情绪识别技术;禁止将AI技术用于社会信用评分系统;除寻找失踪人员、防范恐袭等特殊情况外,全面禁止在执法领域使用“预测性警务”和实时生物识别(RBI)技术。 2025年8月2日起,通用AI模型的治理规则将正式适用。《法案》要求:开发者必须完整报备训练数据,同时依法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高风险AI应用需制定监管文档,同时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法案审议期间,欧洲创意产业联盟发表联合声明,一方面肯定法案首次为创作者提供了维权工具,另一方面强调,通用AI模型的信息披露标准必须确保版权可执行,且创意行业与权利持有人必须正式直接参与标准制定。 《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实践准则》提要 《准则》由三大章节构成。 第一章,透明度。此章节明确规定了签约方在推出通用AI模型时必须履行的关键义务,包括:建立并更新模型文档;通过官网或指定渠道向欧盟AI办公室披露信息;确保所披露信息的质量、完整性与安全性。 第二章,版权保护。此章节对签约方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制定、更新并落实版权政策;网络爬虫仅限抓取合法授权内容;尊重版权声明;降低输出内容的侵权风险;设立投诉受理机制。 第三章,安全防护。此章节包含10项强制性承诺,涵盖风险识别、安全架构搭建、风险处置报告等全流程要求。 据欧盟委员会网站公告,欧盟成员国将在数周内评估《准则》的适当性。《准则》将于2025年8月2日生效,新AI模型须在生效后一年内(即2026年8月2日前)完成合规,现有模型可获得两年过渡期,最迟可在2027年8月2日前完成整改。欧委会强调:“此举旨在确保欧盟市场所有通用AI模型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业界反响 计算机与通信产业协会(CCIA)则指出,该准则本应阐明如何遵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但由于拟定过于仓促,未能提供明确指引,反而给AI企业带来过重的合规负担。 内容来源:https://ipwatchdog.com/2025/07/10/eu-publishes-code-practice-deadline-ai-acts-provisions-general-purpose-ai-models-nears/id=1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