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当今市场中,可持续性声明无处不在。无论是产品的可持续属性,还是企业的道德实践,这些营销信息都旨在彰显品牌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责任感。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提升,市场对真实、透明可持续性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在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于日本横滨太平洋会展中心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的一场专题讨论中,专家指出,许多消费者难以理解各类关于产品与服务环境表现的标签和声明。例如,“漂绿”行为会对环保努力进行不实或误导性宣传,这种做法可能诱使普通消费者做出本不会发生的购买决定。
全球围剿虚假环保声明 全球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并制定更严格的法规,以打击“漂绿”行为。法律环境正迅速演变,旨在确保环保声明真实可信、有据可依。 日本:《不正当赠品类及不正当表示防止法》明确禁止“漂绿”。此外,日本正推动上市公司强制进行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并由日本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制定与国际框架接轨的标准。 欧盟:欧盟在此方面尤为积极,界定了可宣称的具体“环境特征”,并针对新型“漂绿”行为(如对未来环境绩效的模糊承诺及其他空头支票)采取行动。欧盟还将具体的“漂绿”做法列入全面禁止的商业行为“黑名单”。 亚洲各地:正涌现新规浪潮。韩国成为东亚首个立法对虚假或夸大环保声明处以罚款的国家。中国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已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ESG(环境、社会及治理)信息披露。尽管泰国等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环保声明的专门法规,但监管趋势已十分明朗。 其他主要国家:澳大利亚在打击“漂绿”方面态度积极;印度则通过《2019年消费者保护法》等监管机制处理误导性环保广告。 真实可持续性的商业价值 真诚投资绿色转型的企业能否获得商业优势?专题讨论认为,尽管挑战存在,但证据指向肯定答案。尽管资源投入和证实环保声明的成本高昂,构成了主要障碍,但其回报同样极具吸引力。 能够真实传递其环保努力的企业,可显著增强品牌信任,并获得竞争优势。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偏好持续上升,诚信引领的企业更易赢得长期成功。它们不仅能有效阻击依赖误导声明的竞争者,更能凝聚起忠实的客户群体。 技术与协作的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专题讨论还探讨了新兴技术如何助力真实可持续性与透明度的提升。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可实时优化资源使用、监控环境影响;区块链则为数据验证提供了强大工具,能够构建透明、防篡改的供应链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的进步,也使企业降低碳足迹变得更加便捷。 除技术外,伙伴关系与跨领域协作是增强公信力的关键。跨部门合作促进了宝贵的知识交流,并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举措的可信度。 编译自:https://asiaiplaw.com/section/news-analysis/aippi-2025-the-push-for-authentic-sustainability 本网站转载其它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