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是负责处理知识产权执法、反倾销及关税等事务的独立联邦机构。若ITC裁定侵权成立,涉案进口产品将面临排除令和禁止令的处罚。这对在美国境外生产并销售至美国市场的企业影响重大——涉诉产品将被强制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此外,ITC调查程序的快节奏使得多数案件两年内即告终结。由于调查取证范围广且时限紧迫,企业日常运营将受到严重干扰,更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客户关系恶化等连锁反应。因此,企业需未雨绸缪,避免卷入ITC调查。本文将探讨ITC诉讼风险预警信号及风险防控策略。
若企业存在以下特征,被列为ITC被告的风险将显著增加:首先,美国境外生产并进口至美国的产品将受ITC管辖。特别是身处竞争激烈或供应商稀少的行业(如电子机械领域),被列为被告的风险系数也会更高,因为此类市场通常专利诉讼高发。其次,若行业内出现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维权行动(尤其是NPE发起的),或地方法院诉讼未能有效压制竞争对手,抑或当排除令可能对竞争对手造成重大打击时,专利权人诉诸ITC的可能性便会大增。 企业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风险: 1.主动监测诉讼信号 诉讼往往有迹可循。潜在原告(包括NPE)通常在发起ITC诉讼前会发送警告函。 2.布局工厂选址 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可规避ITC管辖,但于多数企业而言,未必经济可行。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即便是美国本土企业仍可能在地方法院被诉。 3.构建专利防御体系 强大的专利组合可助力实施反制诉讼,对原告形成牵制,尽管对NPE震慑作用有限。企业可以考虑境外诉讼或其他手段进行反制。建议在预测到被诉之前,提前筹划应对方案。 4.启动专利无效程序 可快速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起多方复审(IPR)、授权后复审(PGR)或单方再审,质疑涉案专利有效性。预先准备但暂不提交的“口袋无效(Pocket IPR/PGR)”程序能增强谈判筹码。 5.利用早期终止机制 若案件可基于单一法律问题(如专利适格性)作出裁决,有望在立案100天内提前退出调查,节省成本。 6.聘请资深律师团队 ITC程序迅捷的特点常令被告措手不及。熟悉ITC规则的律师能高效构建抗辩体系。 7.评估产品重新设计 在收到禁止令前,针对特定专利预先规划产品改型方案。但需注意:该过程可能耗费大量资源,需谨慎评估性价比。 内容来源:https://www.jdsupra.com/legalnews/minimizing-your-risk-of-being-sued-9442867/